南安地處福建東南沿海,與臺灣隔海相望,1993年撤縣建市,現有行政區劃面積2036平方公里,海岸線長32.8公里,轄23個鄉鎮、3個街道、2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常住人口170多萬,海內外鄉親400多萬,是全國著名僑鄉和臺胞主要祖籍地之一。
南安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建置1760多年,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孕育出“開八閩文化先河”的歐陽詹、民族英雄鄭成功、偉大思想家李贄、一代名將葉飛等杰出人物,有列入“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世遺名錄的九日山祈風石刻和五里橋、宋元時期號稱“東方第一大港”的金雞古港、堪稱世界建筑史珍寶的皇宮式建筑群蔡氏古民居等11處國保單位,有特色濃郁的梨園戲、高甲戲、木偶戲和南音等藝術瑰寶。
南安區位優越、交通便利。是福建閩西南協同發展區的“橋頭堡”,也是福建對臺融合發展的“先行區”,區域周邊有5個國際機場、5個港口、13個高鐵動車站站點,即將接入地鐵和城市輕軌,等級公路里程超4400公里,高速公路密度福建省第1。其中,南安轄內的石井港距臺灣金門僅6海里,已獲批對外開放,正在對碼頭泊位進行提級連片規?;ㄔO,建成后可通過散雜貨1400萬噸、集裝箱400萬TEU、滾裝車輛3.5萬輛次及旅客150萬人次;興泉鐵路南安北站已開通運行。
南安經濟繁榮、產業厚實。2024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844.2億元,增長7.1%,總量位列全國百強縣第15位、全省縣域第2位;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112.13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8.24億元、增長5.3%,位居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第40位。工業發展蹄疾步穩、韌性十足,占GDP比重達53%,擁有1300家規上企業,省級龍頭企業31家、泉州市級龍頭企業66家,省級及以上專精特新139家,位居全國工業百強縣第12位。石材陶瓷、日用輕工兩大產業躋身千億集群,其中,石材產業入選省千億產業集群推進計劃,擁有規上企業495家(超10億元企業13家),全國行業10大龍頭企業有9家入駐南安,進口、出口石材量分別占全國的60%和55%,是全球規模最大、種類最齊全的石材生產交易中心。日用輕工產業深耕童鞋、日化、戶外用品、衛生紙品、聚氨酯床墊、塑料薄膜等細分領域,成為中國童鞋之都、中國雨傘城、中國糧食城,擁有規上企業340家(超10億元企業14家)。水暖廚衛產業被評為“中國百佳產業集群”,入選中國有影響力的城市產業名片,擁有規上企業53家(超10億元企業3家),特別是九牧已成為全球衛浴行業中的“中國第一、世界第三”,南安也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水暖廚衛產業基地,落地全球首個“綠色黑燈工廠”。機械裝備產業獲評省裝備制造業重點基地、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等稱號,擁有規上企業358家(超10億元企業5家),在細分領域涌現出一批“領頭羊”企業,比如,落地全球首座萬噸級鑄造3D打印智能工廠,巨輪機械在石材機械領域市場占有率全國第二,德林機械在全自動造型機領域市場占有率全省第一。電子信息產業連續6年保持兩位數增長,是國家級光電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海峽兩岸集成電路產業合作試驗區,擁有規上企業32家(超10億元企業3家),三安半導體產值突破60億元,陽光中科在太陽能電池領域全省市場占有率超90%,對講機產量占全球35%以上。現代服務業蓬勃發展、潛力迸發,占GDP比重達40.4%,擁有限上商貿企業854家,連續三年新增超百家,建成7個省、泉州市級現代服務業集聚示范區,獲批石材、水暖衛浴國家外貿轉型升級示范基地,紙制品省級外貿轉型升級示范基地,中國水暖城上榜全國商品市場百強。現代物流業有宏圖華昌、天地匯物流、英豪物流等11家省A級物流企業。電子商務業擁有電商店鋪數近4.17萬家、電商企業9800多家,2024年網絡零售額超175億元,“淘寶鎮”“淘寶村”數量分別排在全省第一、第二,位居全國縣域電商競爭力百佳第24位。商貿會展業擁有石博會、水暖泵閥交易會、農訂會等一批享譽全國的“金字招牌”,2024年貿易額超150億元。同時,聚焦搶灘布局低空經濟、新能源、預制菜、短途旅游等新興產業風口,其中,低空經濟創造8個“全省第一”,正加快打造“低空經濟縣域第一城”。
南安生態優美、宜居典范。全市森林覆蓋率42.81%,有大小河流140多條,水資源量占所屬泉州市的70%,城市產城融合、配套齊全、秀美宜居,城鎮化率64.6%,是國家級生態城市、中國宜居宜業典范城市、最美中國旅游目的地城市。與此同時,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是全國科技、文化先進市、科普示范市、五星級慈善城市,福建首個“奧運冠軍之城”,實現全國雙擁模范城“四連冠”和省級雙擁模范城“九連冠”。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