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資源】南安市土地總面積203099.83公頃,其中:耕地面積22807.5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11.23%;園地面積14384.83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7.08%;林地面積104876.38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51.64%;草地面積1176.42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0.58%;濕地面積3166.51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1.56%;水域面積8020.5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3.95%;城鎮村及工礦用地面積38399.25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18.91%;交通運輸用地面積4517.86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2.22%;水工建筑用地面積347.41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0.17%;其他土地面積5403.17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2.66%。
【礦產資源】南安市查明有資源儲量的礦產有15個礦種,分別是鐵錳礦、鉬礦、鎢礦、泥炭、飾面用花崗巖、飾面用閃長巖、工藝用輝綠巖、建筑用花崗巖、建筑用凝灰巖、建筑用砂、陶瓷土、高嶺土、絹云母、伊利石、葉蠟石。全市持證礦山3家,年設計生產規模均到百萬立方米,礦種為普通建筑用花崗巖,2家正式投產,1家未正式開采。
【水資源】南安市境內大小河流300多千米,縱橫交錯另有各類水利工程1.4萬處。其中小(2)型以上水庫147座,庫容1萬立方米以上山圍塘375座,蓄水工程總庫容9.05億立方米,引水工程2501處、提水工程1921處、水力發電站61座、自來水廠13個、江海堤防224處,總長113千米,其中海堤16處、總長38.64千米(包括保護千畝以上耕地的海堤11處34.61千米,保護千畝以下耕地的海堤5處4.03千米):護岸海岸線5條,總長5.45千米:江堤203處,總長68.91千米(包括城區防洪堤8處25.26千米、豐州霞美堤5.01千米、洪瀨堤3.6千米等)。全市多年平均水資源量約17.37億立方米,其中境內年均地表水資源量16.33億立方米,年允許開采的地下水量1.04億立方米。
【生物資源】南安市境內有珍稀名貴樹種,如楠木、檫木、花梠木、紅豆杉、水杉、銀杏等;竹類以長枝竹、青皮竹等為大宗;珍貴藥材有茯苓、黃柏、肉桂、金邊地鱉、穿山甲、小海馬等6種。農、牧、茶、果品種資源豐富,其中閩南黃牛、吐綬雞聞名于閩南地區。全市有果樹種類42種,包括熱帶、亞熱帶果樹龍眼、荔枝、柑橘、香蕉等。南安的茶樹發現與種植始于晉代豐州蓮花峰,石亭綠是福建歷史名茶。動物有云豹、山獐、小靈貓、刺猬、豪豬等35種。鳥類有鷓鴣、斑鳩、雉雞、白頸長尾雉、貓頭鷹等86種。爬行類有眼鏡王蛇、金環蛇、銀環蛇、赤鏈蛇、龜殼花蛇、綠毛龜等29種。兩棲類有蛙、蟾蜍等11種。其中,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有云豹、白頸長尾雉,二級保護動物的有穿山甲、虎紋蛙、水獺、蟒蛇、小靈貓等。水產資源有185個品種,其中經濟價值較高的有英氏鯔、鯔魚、日本對蝦、長毛蝦、斑節對蝦等。大小伯、內盤、奎霞一帶海域,不僅是鯔魚產卵的場所,同時發現有江珠貝、貽貝、西施舌、海膽、石花菜等海珍品在該處繁生。
【旅游資源】南安市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多樣,境內旅游資源豐富。擁有民族英雄鄭成功陵墓、九日山摩崖石刻、五里橋和蔡氏古民居建筑群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處,省保18處、市保65處;古遺址84處、古墓葬74處、古建筑192處、石窟寺及石刻54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151處。其中,九日山祈風石刻、安平橋(五里橋)是世界文化遺產“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全市旅游產業體系初具規模,建有星級酒店8家,旅行社4家,AAAAA級景區1個、AAAA級景區2個、AAA級景區5個,省級森林公園3個,省級工業旅游示范基地2個,省級觀光工廠3個,三星級以上鄉村旅游經營示范點3個,省級生態旅游區2個,省級鄉村旅游特色村12個,省級帳篷露營地2個,省級全域生態旅游小鎮2個,省級金牌旅游村3個,南安市伴手禮商品42種。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