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號:QZ07129-0101-2022-00009
    • 發布機構:南安市統計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2-05-07
    2021年南安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22-05-07 14:50

    南安市統計局

    (2022年4月)

      2021年是建黨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市上下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決策部署,立足新發展階段,踐行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經濟總量邁上新臺階,超過150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首次破百億,石材陶瓷、日用輕工躋身千億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勢頭強勁。

      一、綜 合

      初步核算,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536.36億元,比上年增長9.8%,兩年平均增長7.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3.44億元,增長3.2%;第二產業增加值919.15億元,增長10.9%;第三產業增加值583.77億元,增長8.5%。第二、三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65.3%和33.8%,分別拉動GDP增長6.4和3.3個百分點。三次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第一產業為2.2%,第二產業為59.8%,第三產業為38.0%。

     

      年末市場主體總數18.79萬家,比上年末增長9.1%。其中:年末工商登記企業單位數6.83萬家,增長15.2%;年末工商登記個體工商戶數11.97萬家,增長6.0%。

      二、農 業

      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 58.42億元,比上年增長4.1%。全年糧食種植面積 38.82萬畝,減少1243畝,其中稻谷面積33.31萬畝,減少2790畝。糧食總產量15.37萬噸,比上年減少237噸,其中稻谷13.41萬噸,減少847噸。油料種植面積4.99萬畝,增加2116畝。蔬菜種植面積12.21萬畝,增加8847畝。

      全年肉蛋奶總產量9.31萬噸,比上年增長6.0%,其中,肉類總產量7.24萬噸,增長5.1%;禽蛋1.84萬噸,增長10.1%。全年生豬出欄數52.20萬頭,增長5.4%,年末生豬存欄數27.33萬頭,增長2.8%。

      全年水產品總產量5.75萬噸,比上年增長0.25%,其中,淡水產品產量0.33萬噸,增長0.46%;海水產品產量5.42萬噸,增長0.24%。全年累計通過無公害水產品認證的企業3家,產品4個。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858.15億元,比上年增長11.6%,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65.0%。規模以上工業產值3234.80億元,比上年增長12.0%。擁有產值超億元企業552家,比上年增加45家,其中超10億元企業79家,增加21家。分行業看,石材陶瓷業規上產值1123.33億元,增長14.3%;水暖廚衛業規上產值219.30億元,下降6.5%;機械裝備業規上產值672.50億元,增長15.3%;日用輕工業規上產值1052.44億元,增長10.0%;電子信息業規上產值143.73億元,增長35.4%。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銷售產值3105.40億元,其中出口交貨值235.44億元,現價增長9.5%。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408.87,比上年提高46.88個點,其中,總資產貢獻率20.83%,提高1.07個百分點;資本保值增值率100.06%,下降5.85個百分點;資產負債率46.07%,提高2.36個百分點;全員勞動生產率42.97萬元/人,提高7.07萬元/人;流動資產周轉率3.96次,上升0.27次;工業產品銷售率96.00%,下降0.85個百分點。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240.24億元,比上年增長13.2%。

      全年全社會用電量100.33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2.2%,其中工業用電量69.48億千瓦時,增長18.2%。

      全年全社會建筑業增加值61.58億元,比上年增長1.0%。全市資質等級以上的建筑企業142家,完成建筑業總產值129.49億元,增長13.5%。建筑業企業房屋施工面積776.69萬平方米,下降5.0%;房屋竣工面積181.94萬平方米,下降25.8%。全市建筑業總產值達到億元及以上的企業21家,其中5億元及以上的企業5家。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445.96億元,比上年增長14.4%。按三次產業分,第一產業投資完成5.51億元,與上年持平;第二產業投資完成191.05億元,增長18.9%;第三產業投資完成249.40億元,增長11.5%。項目投資完成319.98億元,增長18.3%,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71.8%;建安投資完成306.28億元,增長5.5%,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68.7%;工業投資完成191.05億元,增長18.9%,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42.8%;基礎設施投資完成86.95億元,增長9.3%,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19.5%;民間投資完成356.09億元,增長16.2%,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79.8%。

     

      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5.5%,按工程用途分:商品住宅投資100.26億元,增長7.6%;辦公樓投資6.32億元,增長51.9%;商業營業用房投資8.69億元,下降18.0%。商品房銷售面積193.73萬平方米,增長10.0%。商品房銷售額157.95億元,增長18.7%。

      五、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14.98億元,比上年增長10.4%。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完成172.44億元,比上年增長12.2%。其中:文化辦公用品類零售額比上年增長118.5%;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88.5%;建筑及裝潢材料類下降2.1%;糧油和食品類增長63.7%;飲料類增長7.1%;煙酒類增長22.8%;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94.5%;汽車類增長6.9%;石油及制品類增長16.8%;體育娛樂用品類下降36.1%。

      六、對外經濟

      全年新批三資企業項目54個,比上年增加7個。投資總額24.60億元,比上年下降4.7%。合同利用外資金額24.59億元,增長4.4%。外商實際到資驗資口徑完成4.54億元,增長13.4%。貨物進出口總額220.53億元,增長33.5%,其中:出口142.53億元,增長30.5%;進口78.00億元,增長39.3%。

      七、交通運輸

      全市公路總長度為3997.43公里,其中:國道102.84公里,省道145.61公里,縣道263.09公里,鄉道1044.49公里,村道2441.39公里。高速公路171.46公里,鐵路62.80公里。全年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083.42萬噸。

      全社會貨運量8059.25萬噸,其中:水上運輸貨運量2799.58萬噸;全社會貨運周轉量586.32億噸公里,其中:水路貨運周轉量549.86億噸公里;全社會道路客運量289.87萬人;全社會道路客運周轉量1.31億人公里。

      八、財政和金融

      全年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102.20億元,比上年增長12.9%。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8.62億元,增長10.5%;中央財政收入43.57億元,增長16.2%。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92.78億元,增長16.0%(2020年決算數剔除權責發生制列支,同口徑對比,下同),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5.66億元,下降7.4%;教育支出23.02億元,增長31.4%;科學技術支出2.33億元,增長26.8%;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3.41億元,增長15.0%;衛生健康支出9.53億元,增長6.6%。稅收收入94.39億元,增長20.2%。

     

      年末金融機構存款余額1301.01億元,比上年末增長8.0%,其中:住戶存款余額920.32億元,比上年末增長7.3%。金融機構貸款余額1091.51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3.0%,其中:住戶短期貸款146.11億元;住戶中長期貸款451.34億元。

      九、教育和科學技術

      全市擁有幼兒園315所,在園幼兒67945人;普通小學287所,在校學生145353人;普通中學67所,在校學生79981人;職業中專5所,在校學生10600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613人。2021年幼兒園新生8027人;小學新生27214人;初一新生20279人;高一新生8740人。

      全市共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28家,省科技型中小企業154家;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0.1件;現有1家國家級企業工業設計中心,3家省級企業工業設計中心,3家泉州級企業工業設計中心;2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6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2家泉州級企業技術中心。

      十、文化旅游、衛生健康和體育

      九日山、安平橋作為“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完成溪美貴峰村和羅東潭溪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改造建設;開展多場次送戲下鄉及傳統布袋戲進校園公益演出活動。

      全市擁有三星級以上酒店8家。全市全年接待國內外游客總人數610.8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3.6%;全年實現國內旅游收入79.56億元,比上年增長11.4%。

      年末共有各級各類醫療機構1133個,病床數6911張,醫院、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2614人,其中職業(助理)醫師1412人。鄉鎮衛生院覆蓋率為100%。

      全年我市運動員在各級別各類比賽中共獲48枚金牌(冠軍)、36枚銀牌、48枚銅牌,其中:東京奧運會上,由我市培養輸送的運動員李發彬、黃東萍斬獲2枚金牌。舉辦承辦“海絲之旅匹克體育”杯全國中老年籃球邀請賽、2021年全國皮劃艇激勵回旋春季冠軍賽暨第十四屆全運會皮劃艇激流回旋資格賽、福建南安“石利礦業杯”第三屆汽車場地越野全國精英挑戰賽等大型賽事。榮獲全省首個奧運冠軍之城、首批全國縣域足球典型稱號。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與社會保障

      年末常住人口152.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9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63.6%,比上年提高1.9個百分點。全年人口出生率為8.57‰,自然增長率為1.05‰。年末全市公安戶籍共46.66萬戶,公安戶籍人口166.60萬人,其中:城鎮人口914403人,鄉村人口751573人。

      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906元,比上年增長8.9%;人均生活消費性支出27921元,增長12.6%。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743元,增長8.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11元,增長10.8%。

      全市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7.96萬人。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離退休人員1.45萬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 88.07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8.71 萬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14.65萬人。

      十二、節能降耗、環境保護與應急管理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為114.80萬噸標準煤,同比下降0.61%,單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2.04%。

      全市擁有污水處理廠11座,垃圾中轉站33座。城區生活污水處理率(市區)92.2%;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飲用水水質達標率達到99.92%;森林覆蓋率達到52.7%。

      全年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53起,比上年下降1.9%;死亡16人,與上年持平;直接經濟損失10.95萬元,比上年下降19.7%。

      注釋:

      1.本公報中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正式數據以統計年鑒為準。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原因,存在著與分項合計數不等的情況。

      2.本公報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農業總產值均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資料來源:

      本公報中城鎮社會保障數據來市人社局;財政數據來自市財政局;公路里程、公路運輸、水運、港口貨物吞吐量數據來自市交通運輸局;戶籍人口數據來自市公安局;城鎮垃圾處理數據來自市城管局;對外經濟數據來自市商務局;文化、旅游、體育數據來自市文體旅局;國家級、省級等企業技術中心數據來自市工信局;高新技術等數據來自市科技局;教育數據來自市教育局;專利數據來自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農業數據來自市農業農村局;衛生健康數據來自市衛健局;應急管理數據來自市應急管理局;其他數據來自市統計局和國家統計局南安調查隊。

    附件下載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相關解讀
    文字解讀
    圖片解讀
    視頻解讀
    訪談解讀
    媒體報道
    999久久久91